翠鸟

真相别总说点翠残忍,现在终于又流行回来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中国工惊艳世界

很多年轻夫妻在举办婚宴的时候,会心照不宣的在新娘出门的时候选择中式的秀禾服。中国古典的着装搭配着精巧的首饰,衬得新嫁娘容颜绝丽越发娇羞。

国人含蓄清丽的气质和典雅的扮相十分协调,冠钗环簪的应用更是增添了神秘的东方韵味。相比注重闪耀、璀璨、炫丽的西方首饰,色泽浓艳得宜的点翠制品和繁复精巧的花丝镶嵌带来的何止是文化的底蕴和精湛的工艺?

时下国潮日渐兴起,今日我们就来说一说这门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点翠。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中国汉族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由于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生产的点翠首饰,均采用代用品。会此工艺的人已经很少。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

由于甄嬛传和如懿传的热播,大家陷进了这样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点翠是清代才有的。其实,点翠自汉代就有了。中国清代之前对于翡翠的认知还比较粗浅,即使零星的墓葬陪葬品中出土过,翡翠饰品品质也很一般。所以大多描写珠宝首饰的诗词中出现的“翠”,通常便是指点翠。

比如“点翠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施红点翠照虞泉,曳云拖玉下昆山。"“凌云列岫堆螺髻,出水新荷点翠钿。”在唐代点翠更是别有一番新用,时人将翠羽剪成花鸟形制贴在面颊眉间,制成新奇独特的“翠靥”。如诗里的“玉靥翠钿无半点。”“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可见点翠 深受代代女子的喜爱,源远流长。

很多人都相信,想要保证点翠首饰百年如一的艳丽色泽,一定是在鲜活的翠鸟身上生生拔下来的羽毛。但是这个说法从来没有被证实过,人云亦云加上后期为了衬托点翠的珍贵,自然变成了"珍稀“的说辞。

点翠确实是一种很 残忍的工艺,以明代女性为例,一整套完整的头面首饰就包含了挑心、分心、满冠、顶簪、掩鬓、花钿、头箍、围髻、簪子、耳环等等。试问,若是这样一套以点翠镶嵌的首饰,又要多少翠羽堆积?

早在宋代,皇室就明令禁止用点翠。但是到了明清时期, 之风又起。尤其是清代,非但宫廷,民间也是大量用点翠,以至于翠鸟数量骤减。

民国起基本上点翠的首饰就非常少了,年 一家点翠工坊倒闭。但是翠鸟本身没有绝迹,尤其在东南亚还是十分普遍。其实至今极少数点翠匠人,零星用到的翠鸟毛都是来自越南。

点翠分硬翠和软翠。硬翠就是指翅膀和尾巴上的毛,其中又以翅膀上的翠毛面积较大较常用。因为每只翠鸟翅膀上差不多也就八根毛可以用,所以又叫八大条。哪怕是面积 的八大条,真正能用作点翠的部分,也是相当少的。硬翠的特点是光泽感比较强,片片分明,翠羽的感觉也略粗一些。

而软翠则是指翠鸟背上的羽毛,一根翠羽也就一个尖可以用,量非常稀少。比起成片点镶的硬翠,软翠几乎是丝丝的贴且更费功夫,所以一般软翠更贵一些。对比硬翠,它在成品的质地上感觉更加细腻柔软。

软翠比硬翠更贵一些,但不代表软翠的等级高。软翠和硬翠的增减只是制作工艺和习惯不同,清宫首饰一样两者兼有。细腻精巧者以软翠镶之,庄严沉稳者以硬翠妆点。包括有些点翠颜色不同,也是因为取毛的部位不同,和等级本身无关。

翠羽的完整度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价格,但其实看一件点翠首饰等级高低与保存是否完整并无太大关系。与它用点翠的面积大小也无关,更多的是一种整体的工艺和气质。比如说一般清宫的匠人更喜欢搭配累丝镶宝或者珍珠、米珠等装饰,造就了清宫点翠的奢华惊艳。

而一些大银楼的东西胎骨硬挺、轮廓鲜明,这更多的是一种气质。一件普通的点翠饰品,哪怕点翠面积再大、保存再完整,只能说它是一件不错的点翠,而不能说它是一件高等级的首饰。点翠的精髓便是创作者的巧夺天工和奇思妙想。

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翠鸟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加之翠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泽,整件成品姿态万千,华美绚丽又不失生动活泼。

点翠除了在金银铜等金属胎上创作,还有很多是以纸胎为基础。尤其是点翠插屏或者点翠团扇这样的大件,基本都用纸胎。因为纸胎比较轻巧,在大拉翅上容易固定。

还有团扇的绢面上,也是纸胎更能承重。所以,不能说纸胎就一定等级低,清宫首饰虽然大部分是金银,但也有用纸胎用铜胎的。还是一句话,等级不能统统以材质论。

点翠工艺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依托于人们对漂亮美好事物的追求仍在默默传承。根据现在的印染技术已经可以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让这门中国传统珠宝加工的手艺得以传承。

作为羽类镶嵌型首饰,最重要的肯定是防潮。一潮毁所有,一旦点翠饰品出现潮湿、溅水、浸水等现象一定要立刻擦拭掉多余的水分,谨防翠羽受潮变形;

还有一点也比较重要,切勿用出了汗的手接触翠羽。虽然真正的点翠首饰传承了一百多年都依然鲜亮如新,并没有大家想象的脆弱。但是汗液对羽毛的保存依然有影响的。

—end—

你『在看』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uiniaoa.com/hgnj/10141.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5

当前时间: